中國混凝土外加劑-膨脹劑科研成果通過教育部科技鑒定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31日 編者:安徽省廬江礬礦
該項目由王棟民教授課題組于2007年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立項,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中央高;究蒲谢鸬闹С,為項目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項目在研發和推廣過程中得到了山東宏藝、唐山龍億、北京金隅、山西平朔等業內龍頭核心企業的資金支助和技術協作,為本項目的加速研發特別是快速產業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王棟民科研團隊經過多年攻關研究,從理論上闡明了助磨劑分子結構/官能團與水泥性能之間關系的規律,建立了基于分子/官能團組合設計的助磨劑制備的理論與方法,并由此制備出以創新合成分子結構母液為基礎的,適用于不同類型大工業化水泥生產要求的提產型、提產增強型、改善相容性型、粉煤灰/灰渣水泥、礦渣/鋼渣專用型、石灰石摻合料型等不同功能型水泥助磨劑。項目成果已經通過與山東宏藝、唐山龍億、山西平朔、信陽隆鑫源等專業制造公司合作生產,在國內若干大型水泥集團公司成功應用,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節能環保效益。日前,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主持完成的“助磨劑分子/官能團組合設計及功能型液體水泥助磨劑的研究與應用”項目在北京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校長徐德龍,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繆昌文教授為正副組長的鑒定委員會專家聽取了課題組的工作匯報并進行了質詢、答辯,經過嚴格認真的評審后一致認為,項目在分子/官能團結構的水平上研究了助磨劑分子的設計、官能團的組裝和組合設計及其對水泥粉磨特性和水化特性的影響,開辟了一條嶄新的研究路線,初步探明了其作用機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應用效果。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于我國水泥工業的節能減排降耗、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提升水泥產品品質,進而實現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另一項通過教育部科技成果鑒定的是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與山東建筑大學、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摻高吸水樹脂(SAP)內養護高性能混凝土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科研項目,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王棟民教授、山東建筑大學逄魯峰教授和中鐵二十局四公司汪君睿主任等經過密切的產學研合作和多年的聯合攻關順利完成該項目。項目研究解決了摻高吸水性樹脂內養護混凝土的自收縮減低效應、宏觀性能和水化機理,改善混凝土的強度、體積穩定性和抗凍融性能,及其對摻膨脹劑的混凝土膨脹與強度協調發展的影響規律等重大關鍵技術問題。該成果已成功應用于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等工程,社會和經濟效益明顯。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實用性強,研究了混凝土內養護的理論和方法,為我國高風沙、干旱、半干旱地區混凝土內養護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應用前景廣闊。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來源:中國建材報)
|